知識&技術支援
馬達振動新規範ISO 20816-3 與ISO 10816-3 哪裡不同
ISO20816-3於2021年11月1發布,作為ISO 10816-3更新版本,過了26年到底兩者之間有何不同呢?我們懶人包整理給您
ISO 10816-3
1. 適用於功率超過 15 kW 的工業機械,運行速度範圍 120 rpm 至 15,000 rpm。
2. 規範集中於非旋轉部件(如軸承座或外殼)的振動測量。
ISO 20816-3
1. 擴展適用範圍至運行速度 120 rpm 至 30,000 rpm。
2. 除了非旋轉部件外,還包括旋轉部件(如軸相對振動)的測量。
3. 將振動評估引入到更多設備類型(如輸送機、變速聯軸器等)。
ISO 10816-3
1.基於 『非旋轉部件』如軸座、機架、外殼、底座等的振動速度 (r.m.s.) 值,將振動區域分為 A、B、C 和 D: - A區:新安裝設備。 - B區:長期運行可接受,常用作於警戒值。 - C區:短期運行需要整改。 - D區:可能導致損壞,常用作為危險值。 - 僅針對穩態運行進行評估,不包含過渡運行狀態。 |
![]() |
ISO/DIS 20816-3
1.刪去Group3跟Group4只保留Group1 跟Group2,將泵浦視為標準轉動設備 | ![]() |
2.新增了對 『旋轉部件』(如軸相對振動)的評估
採用峰值-峰值位移進行分類。研究表明,對於軸相對振動,允許的振動值隨軸速增加而減少,在使用ISO標準時,應注意避免旋轉軸與固定部件之間的接觸。對於使用滑動軸承的機械,在設定區域邊界時,應考慮軸承內部間隙的影響。如果已知軸承間隙,需將其納入邊界限制的考量。
使用標準時應確保:
a)與軸承動態附載一致的軸振動量值;
b) 機械徑向間隙包絡的充分裕量;
c) 可接受的振動傳遞至支撐結構和基礎的程度。
在每個軸承處觀測到的最大軸振動量值,根據從經驗中確定的四個評估區域進行評估。
3.增加了針對過渡運行條件(如啟動和關閉期間)的指南。
通常,在機械處於過渡運行狀態時(如啟動或停機過程),可能會出現更高的振動值。特別是在具有柔性支撐結構的機械運行至全速或從正常運行狀態減速時,當轉子經過臨界速度時,可能會測得較高的振動值。此外,由於初始加熱過程中的對中變化或軸變形,機械可能會經歷瞬時更高的振動幅值。
在評估振動嚴重程度時,應考慮機械對運行和外部環境條件的響應。儘管ISO中給出的標準並未針對這些條件進行監測,但作為一般規則,在過渡運行期間運行至區域 C 的上限可以被視為可接受的短期運行條件。
對於啟動、停機或超速運行情況,建議的可接受振動值見下表:
結論
ISO20816-3 是 ISO 10816-3的改進版本,適用於更廣泛的運行條件和機械類型。新標準增加了對旋轉部件的振動測量,並強化了動態監測的實用性並且針對設備過渡性振動增加給了規範。
IOT無線傳輸生力軍!LoRa WAN
講到無線通訊協定大家會想到什麼?
可能大家直覺會想到三大主流5G、Wifi、Bluetooth,一些智慧家庭使用者會想到Zigbee,但是如果你是想要關心IOT市場,絕對不可忽視當下火紅的LoRa! |
LoRa(Long Range)是由Semtech公司一種基於擴頻技術的無線通訊協定,是一種專為物聯網(IoT)設計的長距離無線通訊技術,其通訊協定通常稱為 LoRaWAN(LoRa Wide Area Network)主要用於遠距離、低功耗物聯網(IoT)應用 |
LoRa 和 LoRaWAN 是密切相關但不同的技術,它們的區別在於各自所處的層級與功能範疇,簡單來說
換句話說,LoRa 是基礎,而 LoRaWAN 則是基於這個基礎建構的完整網絡應用方案。 |
LoRa WAN技術特點
-
長距離:LoRa能夠在市區內達到數公里,鄉村或開闊地區達到數十公里的通訊距離。
-
低功耗:LoRa專為低功耗應用設計,非常適合需要長期運行的電池供電設備。
-
低傳輸率:LoRa傳輸速率較低,通常適用於傳輸小量數據的應用,例如傳感器數據。
-
高抗干擾性:LoRa使用擴頻技術,使其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適合在雜訊環境中使用。
-
免費頻段:LoRa在全球大多數地區使用免許可的工業、科學和醫療(ISM)頻段,在台灣為923Mhz,另外如歐洲433 MHz、868 MHz和北美915 MHz
主要應用場景
- 智慧城市(例如智能停車、智慧照明)。
- 智慧農業(例如土壤濕度監測)。
- 工業物聯網(例如設備狀態監控)。
- 智能家居與能源管理。
有發現為何LoRa活躍於IOT監測市場了嗎?
對於IOT以及設備監測、預知保養領域,LoRa的長距離能力可以讓一個網關接收周圍數百公尺到公里等級的感測器,大大節省佈線、施工的時間及經費,低工耗特性也可以讓無線感測器有更長的使用壽命,可以搭配年度檢修更換電池即可。 |
譜威的LoRa無線預知保養解決方案
譜威將LoRa技術導入第四代智慧設備監測系統Phoenix GM 4 LoRa ,並且譜威克服LoRa低傳輸量的限制推出『帶有頻譜』的『AI智能LoRa無線加速規』PW-L01,可進行一般LoRa感測器做不到的診斷分析,搭配譜威自豪的管理介面及自動診斷系統,已經幫助超過30家客戶監測超過1000台轉動設備。
設備監測是智慧工廠中的重要環節,掌握設備健康狀態便能掌握保養時辰、掌握稼動率、甚至改善製程,無線感測器降低了複雜又昂貴的佈線成本,是個廠商考慮智慧監測時的理想選擇。然而,就如我們家中的網路設備,無線網路總是相較起實體網路充滿著不確定性跟不穩定性;因此,如何有「穩定的無線系統」,是智慧監測中相當重要的環節。
無線監測解決方案常見的問題:
一、傳輸距離不理醒
無線解決方案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便是省去佈線成本,但如如果沒辦法有足夠的傳輸距離,就只能是個妥協的方案。
二、通訊不穩定
振動訊號都是透過拆解成小封才能透過無線技術傳輸,再於後端重組。再好的無線網路一定會存在因為斷訊而掉失封包的可能;如果沒有好的機制,就會常常因為缺少一兩個封包而遺失整筆資料。
三、感測器規格落差
許多無線感測器廠商的振動規格是直接沿用MEMS 晶片製造上的規格,然而每當MEMS 振動感測器經過封裝後頻寬往往會改變,特別是高頻的影響,導致數值錯誤。
四、電池壽命落差
為了要達到真無線,感測器必須透過電池供電,而許多廠商提供的電池壽命動則3,5年,但往往是實驗室理論數據,實際使用差異巨大。
五、難以看見效益
振動監測要有效益往往不是單純的把感測器裝上去這麼簡單,從點位的選擇、參數的調教、以及資料的分析都仰賴有經驗負責任的專業人員。
以上問題考驗著方案提供商,最主要的問題是大部分懂振動的廠商不懂無線技術,而懂無線技術的廠商不懂振動,而譜威多年的經驗掌握振動分析與無線技術,解決以上常見問題,因此『我們提供的不是規格,而是成效』
深耕台灣振動監測領域30年的譜威,一直保有良好的客戶關係,因為我們知道客戶要的是什麼,一套監測系統關鍵不是在於規格是否漂亮;而是在功能、價格、及效益上是否能真的發揮。而譜威科技所提供的Phoenix GM LoRa系統中,我們是對整套系統負責,譜威總共有5位擁有ISO 18436認證的專業分析師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包含現場場勘、設備特性評估、系統建置以及成效報告,以確保有效監測客戶的設備。
無線設備監測需求找譜威
譜威科技有大量無線設備監測方案實績,不讓您當白老鼠。
在全球「智慧工廠」、「智慧製造」的盛行風氣下,「振動訊號」已經逐漸成為評估設備健康狀況的必備指標,從傳統的定轉速轉動設備、到工具機、自動化設備,無不嘗試導入振動監測方案。全球市場調查報告書在2021年3月提出的報告指出,2021年至2025年,全球振動感測器市場預測將成長到28億3000萬美元;在預測期間中,預計將以8%的年複合成長率增長,原因在於透過振動訊號做設備診斷是一項「直接且歷經多年重複驗證有效的解決方案」。因此,市面上振動感測器、擷取卡、診斷系統如雨後春筍般的不斷推出;然而,在我們美好的願景中,有個隱形殺手悄悄時不時地干擾、破壞我們的理想計畫,那就是「雜訊干擾」。
「信號雜訊」看似簡單;事實上,在工業現場卻不見得是一個好解決的問題。如果一段振動信號出現雜訊,不僅無法進行設備診斷,更可能因為訊號大幅增加導致錯誤警報而增加現場人員困擾,甚至可能讓現場人員關閉警報功能,導致真正設備異常時反而沒有發覺。
以下是一個受「雜訊干擾」影響的例子:
某石化廠反應爐安裝在線監測系統,從1月大修完成後狀態一直保持良好,5月陸續發現整台設備振動量劇烈增加,超過危險值;於是,廠務人員便安排維修人員檢查,卻發現設備沒有異常;該事件造成不必要的檢修,以及對於系統的不信任。
經由振動頻譜分析師查看,發現速度頻譜60Hz高達100mm/s,判斷是受電器干擾,經過檢查該線路,查明原因是「訊號線有破損」所造成。
我們可以看看正常訊號及異常訊號。
正常的振動訊號:
![]() |
![]() |
常見異常振動訊號:
![]() |
![]() |
![]() |
![]() |
雜訊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如:線材破損、接頭接觸不良、接頭進水、訊號接地不良、訊號線旁有強電電纜…等等。
當然,我們會希望一開始就做好訊號接地(非電源接地)、強弱電線軌分離…等避免雜訊干擾的做法;然而,許多時候工業現場先天性的限制,迫使我們只能透過外部絕緣、隔離等方式,降低雜訊干擾的可能性。經過多年設備監測規劃、建制及市場了解下,譜威發現即使把該做的都確實執行,仍不能100%保證不會偶爾出現訊號干擾的現象。因此,譜威進一步強化推出「AI自動雜訊判斷功能」。
譜威歷經多年搜集各種設備並多達40萬筆各樣振動正常、異常訊號,透過AI訓練出「高準確度判斷模型」,可精準標記出異常訊號,並且擁有AI模型特性:如果出現特別機型判斷準確度不夠理想時,可藉由「新增標記資料」來優化。
當有異常訊號時,智慧在線監測系統Phoenix GM3S會自動用紫色點標記,亦可將其隱藏,呈現沒有雜訊訊號的趨勢圖;以及在上拋振動總量OA值到SCADA等系統時,自動避開有雜訊的資料,以避免人員錯誤判斷。
三十年來,譜威科技全心投入在振動量測及設備監測領域,提供從感測器、擷取卡、到自行開發軟體系統整合;俱備了豐富現場安裝佈建、問題排除及設備診斷經驗,我們始終致力於研發適合亞洲習慣、好用、可靠的系統,聆聽客戶真實的心聲,並且不斷改良、精益求精,進而打造最棒的產品,如果有任何設備監測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繫。
智能工廠是現今大家都在追求的目標,然而智能工廠要的不只是自動化,應該是一個柔性系統,能夠自行優化整個網絡的表現,自行適應並實時或近實時學習新的環境條件,並自動運行整個生產流程。
因此許多跟智能工廠相關的概念便大量興起,如大數據、邊緣運算、IOT、5G、AI、深度學習等等,理想上AI可以自行分析,然而對於AI、大數據廠商而言,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句話,「這應該可以做得到,但你要給我足夠的資料。」
因此我們可以看見好的資料是智慧工廠的根基。
但是收集到有效的高品質資料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這麼容易,以轉動機械診斷最常見也最重要振動訊號來說,要取得好的資料僅僅只是一個感測器,而是一個系統,從振動感測器、動態擷取卡、訊號線、施工品質、後處理軟體….每個環節缺一不可。
不合適的感測器:可能會有頻寬不足,量不到有效的頻率,解析度不佳無法判斷。
不合適的截取卡:可能會有頻率假像問題,影響判斷。
不良的訊號線:可能容易被外部環境干擾,導致訊號出滿雜訊。
不合適的軟體:無法穩定有效的管理資料、資料交換、分析等等。
如此可見,收集正確的資料是一門專業的技術更是整個智慧工廠的基礎,近幾年有許多新舊廠商紛紛投入前端,從感測器到資料擷取卡,然而需要一個真的了解現場需求並有整合能力及提供分析服務的廠商並不容易,譜威科技從事振動監測領域已超過30年,致力於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給客戶,從感測器、擷取卡、信號線、到施工品質、後端軟體,並接連推出針對預知保養系統Phoenix Pacer 、GM等系列。至今已於面板廠、石化廠、半導體廠、鋼鐵廠、紙廠、紡織廠…等多個領域安裝超過4000個振動通道。堅持提供有效可靠好用的系統,是您建立智慧工廠根基可以信賴的夥伴。
延伸閱讀
GM3S 線上監測系統
GM LoRa無線監測系統
無線GM LoRa振動感測器可以傳多遠,極限實測挑戰給你看!
馬達在工業生產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更是帶動生產線的核心,由於幾乎每種轉動設備都是透過馬達帶動,因此馬達量測成為馬達是否健康重要的參考指標。
其實有許多指標都可以作為判定馬達健康與否的依據,包括振動、音洩、溫度、電流、超音波等等…
然而振動量測是目前最廣為使用的方式,原因是馬達只要產生劣化,一定會產生磨損導致振動量增加,國際ISO組織已針對馬達健康狀態制定ISO10816標準,而振動量測除了可以透過振動總量知道劣化量之外還可透過頻譜分析了解損壞位置,並進精確的制定維護計畫,達到預知保養的高級目的。且馬達振動分析技術已經過多年來不斷驗證及優化,並且有專門的ISO18436分析課程。
那麼如何進行馬達量測呢? 關於馬達振動量測目前大致分為幾種做法。
人力巡檢(portable)
振動計
振動計最大好處就是單價低,操作簡單,就如溫度計一般,將前端振動感測器吸附於馬達軸承位置,即可輕鬆獲得振動資訊,但缺點為沒有頻譜分析功能,對於有進階預保需求者會稍顯不足。 |
![]() |
巡檢式振動分析儀
![]() |
巡檢式振動分析儀好處在於有頻譜資訊可進行設備診斷,雖然價格較振動計高,但是如廠區內有大量轉動設備,對於在線式仍然是性價比非常高的選擇,並且譜威巡檢式振動分析儀Pacer3 提供路徑規劃,測點規劃,趨勢分析,疊圖分析,同台比較吉報告輸出,等進階功能, 大大減輕人員負擔。
|
在線式設備(online)
人力巡檢對於大量設備是很方便的選擇,但如果有些設備屬於高重要性設備,對於整體產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在線式(online)系統能提供更密集的量測,有更好的保護,並且避免人員公安危險。
4-20mA加速規
4-20mA加速規,透過4-20mA電流輸出,將振動資訊傳到PLC、SCADA等設備,理論上可視為連續性即時監測(real time),並且有系統單純,建置成本相對低等優點,缺點則是沒有頻譜資訊可以進行診斷分析,且每個感測器輸出的頻寬是無法改變的,在挑選時要特別注意。
|
無線監測系統
隨著IOT發展,無線設備也進入工業領域,如今無線在線系統有著省施工費,省部線費等優勢,成為許多廠商在做振動量測的選擇,然而因為受限於電池電量的原因,無線感測器往往在量測頻率以及傳輸頻寬上不及有線系統。 |
有線系統
有線系統有著高可密集量測、高解析度、以及高頻寬等優勢,是做為量測旋轉機械振動最好的選擇,除了可以分析總量趨勢,另外也可以透過頻譜分析,以及獲得原始時域資料優化整體產線系統,而譜威科技的有線系統更是提供自動診斷功能可以快速診斷設備損壞狀態。
|
聯絡我們
先前提到振動的應用中有個很重要的應用是用於轉動設備預知保養,由於轉動機械(如馬達、風機、泵浦…等)在運轉過程中由於各種作用力一定會產生振動,而在損壞的過程當中,不管是動不平衡、軸彎曲、不對心、元件鬆脫等原因都會造成設備振動量的增加。因此人們開始制定振動標準,用以界定不同轉動設備可承受的振動量。
提到振動標準就不得不提到目前最廣泛使用的ISO-10816
ISO 10816源於 ISO 2372,國際ISO組織於1995年將ISO 2372及ISO 3945合併並修訂產生,當中分為ISO10816-1、10816-2、10816-3,三個章節,涵蓋15kW-超過50MW的轉動機械。其將不同瓦數設備以及基座性質(撓性或是剛性基座)分為四組,界定該設備正常、警戒、以及危險的振動值。
此標準的優點在於
•更容易與其他測量值進行比較
•簡單易懂,由於以直覺的量化數字呈現,不需要頻譜分析專業也能輕鬆理解。
•提高驗收測試的便利性
但缺點在於畢竟是一個標準,仍可能不適用於任何設備,因此使用者仍應紀錄並追溯設備歷年的振動值變化好優化達到預測性維護目的。
備註:ISO10816界定頻寬為10-1000Hz(適用轉速>600rpm) 以及2-1000Hz (適用轉速120>rpm),其振動單位為速度mm/s rms。
譜威與設備監測
譜威致力於振動領域已經30多年,並對於旋轉機械監測及預知保養提供多種解決方案,不論是手持式、攜帶式、或在線式需求都歡迎與我們聯繫。 我們會針對您的應用,設備,以及預算提供最合適的產品及服務。 |
2016年國際ISO再將ISO10816加上ISO7919(軸振動)合併並修訂為ISO20816
主要新增
- ISO 20816-2包括40 MW以上的透平機。
- ISO 20816-4包括3MW至40MW之間的透平機以及轉速1500、1800、3000和3600 RPM以外的透平機
ISO 10816
Mechanical vibration — Evaluation of machine vibration by measurements on non-rotating parts —
Part 1: General guidelines
Part 2: Land-based steam turbines and generators in excess of 50 MW with normal operating speeds of 1 500 r/min, 1 800 r/min, 3 000 r/min and 3 600 r/min
Part 3: Industrial machines with nominal power above 15 kW and nominal speeds between 120 r/min and 15 000 r/min when measured in situI
如何做好設備監診?
產線自動化&工業4.0的今天,我們如何保持產品競爭力,除了優良的研發團隊之外,穩定的產線也是決勝關鍵。因此預知保養、預測性維護、工廠設備監診等概念油然升起。
設備監診就像我們想要為設備做持續的健康檢查,
但如何為設備做健康檢查、又如何診斷呢?秘密就在振動訊號裡。
轉動設備只要運作就會產生振動,而當設備開始劣化振動量就會增加,就如同人生病時會發燒一樣,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振動總量(OA)來做初步設備是否異常的判斷,好的監測系統可以讓我們一目瞭然設備振動的趨勢變化,協助我們準確設定警戒危險值並且可以讓我們快速比對不同時間的差異。
但說到設備診斷那就需要更進一步了解了,設備振動增加可能是不對心、軸承損壞、動不平衡…等種種問題,這時診斷的祕密就在振動頻率了。因為每個元件都有它的特徵頻率,我們透過將振動時域資料經過快速傅立葉轉換(FFT)可以獲得頻率域的資料,這時我們就可以去比較不同特徵頻率的變化以及設備結構的了解進行設備診斷了。
以下透過我們診斷實例來讓大家進一步了解
大社三廠(已改過名字)
其製程重要設備反應爐,可以參考示意圖
![]() |
![]() |
三號鍋爐在9/18超過警戒值,看趨勢發現底部軸承側向OA速度值有增加趨勢(從1.327增加到2.56mm/s),觀察頻譜發現主頻(18.5Hz)從9/7到9/18已經從0.007到0.039mm/s,研判是底部止推軸承磨耗到與軸之間的間隙過大,軸開始能 在軸承內環內自由運動,此情形會顯示在轉速1X的震動(類似不平衡)。
因此通知維修廠商準備安排時間進場維修。
維修廠商9/23進廠維修,維修後比對主頻(18.5Hz)從27降到1.1mm/s,整體OA值也從3.935降到0.91mm/s,回到安全值,設備得以獲得保障。
拆修後結果
為何選擇譜威
譜威自行開發設備監診系統GM3S,以最直覺方便的方式查看設備狀態,並且譜威有多達20年,上百台設備的診斷經驗,每位診斷分析師都通過ISO18436認證,有別於其他單憑理論開發系統的廠商,譜威擁有豐富的現場問題排除經驗以及能力,為您的設備健康做最有效的把關。
設備監診系統 Phoenix 系列連結
預知保養又稱為預測性維護,隨著IOT、AI智慧工廠趨勢,如今越來越常被提起、強調,至於什麼是預知保養,他的由來,他的發展趨勢,就讓我們一探究竟。
『何謂預知保養』
「預知保養」(Predictive Maintenance,簡稱PdM)是一種以數據為基礎的設備維護方式,透過感測器、數據收集與分析(如振動、溫度、聲音、電流等),即時監控設備健康狀況,並預測設備何時可能發生故障。可以理解就像身體健康檢查一樣,在出現重大疾病前就提早發現警訊、做出對策。
『預知保養跟傳統保養差別』
首先如果我們從設備保養觀念演進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一、故障維修所謂「事後維修」,顧名思義就是設備壞了才進行修復。雖然表面上看似維護成本最低,無需提前投入保養資源,但一旦設備發生故障,往往會造成遠高於維修費用的損失,包括產線中斷、產品報廢,甚至延誤交期。對營運者而言,突發性的停機風險與產能損失,才是最難以承受的代價。 |
![]() |
二、預修保養 傳統的「損壞前維修」策略(又稱「計畫性維護」或「週期性保養」),通常依據過往經驗,設定固定的使用次數或時間間隔來進行定期更換與維修。然而,這種方式往往無法反映實際運作中環境條件的變化,或元件間性能差異所帶來的影響。結果可能出現兩種極端:一是即使按表定維護,仍發生非預期性的設備故障;另一種則是設備仍可繼續運作,卻因過度擔憂而提前更換,導致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與成本增加。 |
![]() |
三、預知保養 預知保養又稱為狀態監測(Condition Monitoring),其核心理念是「設備若無異常,就無需維修」。透過前端感測器持續收集振動、溫度等數據,並結合分析軟體進行診斷與預測,我們能提前掌握設備潛在故障的時間點與異常部位,並在不影響生產的最佳時機安排維修作業,達到最小干擾、最大效益的維護策略。 |
![]() |
由此可知預知保養可帶來效益
![]() |
![]() |
![]() |
掌握設備損壞時間:避免過度維護所造成資源浪費跟不必要的停機 |
安排最合適的維修時間:掌握了損壞時間,可有效協調維護人員跟必要料件交期 |
避免非預期的故障停機 |
![]() |
![]() |
![]() |
提升生產效率 |
掌握損壞部位 |
增加安全性 |
『常見的預知保養工具與技術』
![]() |
![]() |
![]() |
![]() |
振動監測 (Vibration Monitoring) |
紅外線熱影像 (Infrared Thermography) |
聲學監測 (Ultrasound / Acoustic Emission) |
油品分析 (Oil Analysis) |
而在這當中『振動監測』又是最為主流的工具跟技術
『預知保養今日發展』
1.IIOT趨勢,MEMS感測器崛起:隨著工業物聯網(IIoT)發展加速,MEMS 感測器因體積小、整合度高、成本下降而快速崛起,成為智慧監測的核心元件。
|
![]() |
![]() |
2.智慧工廠大數據應用:將設備監測數據整合至 IT 系統,轉化為決策分析依據,推動從現場運維走向高層營運優化。 |
3.AI 技術導入:藉由 AI 演算法的介入,使設備異常的分析、診斷與決策流程更加自動化與精準,大幅降低人工判斷的負擔。 |
![]() |
![]() |
4.無線解決方案日漸成熟: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快速成熟與應用環境的穩定性提升,加上現場佈線施工成本與人力費用不斷上升,無線解決方案已逐漸成為預知保養系統部署的主流選擇,特別適用於既有廠房與大型設備的快速導入。 |
由此可見,如今隨著生產系統日益複雜,突發停機所造成的損失愈加嚴重,加上人力成本攀升,傳統人工巡檢已難以因應需求。隨著感測器成本大幅下降、無線通訊技術成熟,以及 ESG 與能源效率議題受到重視,企業更需要穩定、長效的設備運行機制。這些因素共同推動預知保養(PdM)成為智慧工廠中的核心策略。
![]() |
『預知保養與譜威』
譜威科技自創立以來,超過30年長期深耕設備預知保養,自主研發 GM4 智慧診斷平台與無線感測器,累積大量現場故障數據與異常案例,打造適當今工廠解決方案,兼具實用、創新、以及高性價比等特性。GM4 提供振動頻譜、自動診斷、趨勢分析與報表功能,並持續透過客戶實際回饋優化系統效能,協助企業提前發現設備風險,實現穩定高效的智慧維護管理。
一、完整解決方案
我們可針對客戶不同需求、限制以及預算,提供從最基礎的振動計到線上監診系統,給您最全面預知保養系統選擇。
二、傳輸方式
我們針對現場不同的環境限制,可提供有線、無線、人力巡檢等解決方案
三、走在趨勢尖端、全面功能譜威科技的預知保養解決方案走在智慧維護趨勢最前線,整合自動診斷、AI 預測、即時告警等核心功能,協助客戶提前掌握設備健康狀況,降低停機風險。我們持續傾聽使用者需求,打造功能完整、彈性靈活的平台,從現場感測到雲端分析,全面滿足企業在智慧工廠轉型中的各項應用需求。 |
![]() |
四、設備診斷服務
譜威與一般預保廠商不同,我們不只提供系統,也非常了解現場安裝會遇到的各樣問題,並且擁有豐富的問題解決能力及經驗,此外我們的設備診斷團隊,可以結合設備維修商提供最完整的預知保養服務。
譜威科技早在二十多年前便投入設備監控領域,深刻體認到引進國外產品常面臨價格高昂、維護不易,且難以快速配合台灣現場的實際需求調整。為打造更貼近在地產業的解決方案,我們毅然決定自主研發預知保養系統。
歷經二十年現場經驗的累積與客戶回饋的導入,Prowave Phoenix 系列產品日益成熟,現已廣泛應用於石化、電子、紡織與製造等產業,並深獲市場肯定與信賴。
作為國內少數擁有自主感測器與診斷平台的品牌,譜威科技不僅是台灣智慧維護領域最值得信賴的夥伴,更以「由台灣出發、放眼全球」為願景,持續推動在地創新走向國際舞台,展現台灣研發實力的新高度。